王梓鈞

歷史軍事

“崇禎元年夏,畿輔旱,赤地千裏。”——《明史·五行誌》。
……
這年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43章 【當場錄取?】

by 王梓鈞

2023-3-19 19:05

  崇禎元年冬天,鉛山縣積雪兩尺,不知凍死多少百姓和牲畜。
  相比陜西,已是天堂。
  陜西旱情還在持續,中央朝廷別說賑災,就連巡視災情的專員都沒派出。
  並且,朝廷還在繼續催逼賦稅。
  崇禎皇帝仁慈,免除三年以前的逋賦,但天啟六年、天啟七年的欠稅還得交。崇禎元年更不像話,陜西全省大旱又如何,居然拖欠賦稅5.2萬兩,簡直不給新皇面子嘛!
  征稅,繼續征稅,遼餉也得全額征收!
  轉眼之間,已是崇禎二年。
  元宵假期剛剛結束,崇禎皇帝就召集閣部重臣,裁定“魏忠賢謀逆”壹案。
  新鮮出爐的首輔韓爌,雖然是東林黨大佬,卻不想再繼續搞黨爭,要求把閹黨名單定在50人以內。
  崇禎皇帝不高興,說肯定還有漏網之魚。
  韓爌頂住各方壓力,依舊不想擴大化,第二次給出閹黨名單,還是只有那麽幾十個人。
  崇禎皇帝終於生氣了,親自制定各條罪目,拍過魏忠賢馬屁的就算閹黨!
  首輔韓爌無奈,最終報上閹黨名單258人。
  崇禎皇帝依舊猜忌,不斷安插廠衛探子,壹時間搞得人心惶惶。
  黨爭?
  被崇禎這麽壹弄,朝廷已經沒法玩黨爭了,收拾閹黨只是個借口,真正矛頭直指東林黨。善於揣摩聖意的大臣,私底下緊鑼密鼓籌備,只要等待良機出手,就能壹舉幹翻東林黨內閣。
  從某個角度來看,崇禎也是搞政鬥的高手,連消帶打便獲得無上權威。
  ……
  陽春三月。
  趙瀚坐船前往鉛山縣城,跟費如鶴壹起參加童子試。
  他本來不想科舉,費映環勸他試試,龐春來也勸他試試,那就隨便去考壹場唄。
  為了獲得考試資格,趙瀚暫時改名為費瀚,終於從黑戶變為養子,戶口落在費家的戶籍正冊。
  縣試前壹天,眾人便在縣城住下。
  同考者有費如鶴、徐穎,費純雖然也是書童,卻連考試資格都沒有。
  眾人半夜起床,早早來到考棚外等候,黎明時分檢查身份入場。
  鉛山縣的考試條件很好,不用自帶考桌和板凳,更不用把縣衙當臨時考場來湊合。
  費如鶴打著還欠,吐槽道:“怎還不開門搜檢?我還等著進去補覺呢。”
  趙瀚笑道:“考壹整天,夠得妳睡覺。”
  費如鶴嘆氣說:“唉,我剛把《論語》學完,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都沒讀過,爹非要我來考甚童子試!”
  “家裏就沒幫妳買通知縣?”趙瀚低聲調侃。
  費如鶴揉了揉胖臉:“買通知縣有何用?便考過了縣試,照舊還是個學童。若想做童生,還得把知府也壹並買通了。”
  趙瀚轉身問徐穎:“妳有幾分把握?”
  徐穎搖頭道:“半分把握也沒有,我開蒙太晚,至今還沒學完《孟子》。若非先生讓我應試,我肯定明年再來考。”
  “今年就考是為妳好,免得明年啥都不熟悉。不要緊張,就當來參觀考棚。”趙瀚安慰說。
  考場外,只有費純跟隨。
  費映環也來了,琴心、劍膽、酒魄都在,如今全在客棧呼呼大睡,說是等天亮了就去石塘鎮訪友。
  至於兒子考試,費映環才懶得管,考場壹日遊而已。
  費大公子唯壹的作用,就是找來幾個秀才,給趙瀚他們聯合作保。
  黎明時分,考生開始入場。
  差役確認趙瀚的身份,便放他進去搜身。
  縣試搜檢純屬糊弄,衣服都不用脫,隨便摸幾下做樣子,反正有人作弊也無所謂。
  進了考場,趙瀚連忙搶號,務求別挨著廁所。
  天空突然下起小雨,趙瀚抓進時間釘油布,壹切搞定已經被打濕半身。
  睡覺!
  趙瀚和費如鶴隔得不遠,都不把考試當回事兒,幾乎同時趴在桌上呼呼大睡。
  只有徐穎很緊張,忘了自己是來壹日遊的。
  晨光微亮,趙瀚被人叫醒。
  差役舉著題目板,在考棚之間穿行,光線太暗看不清,還得等著差役再走近些。
  兩道題,只考四書,時間是壹個白天。
  趙瀚定睛壹看,出的什麽玩意兒?
  第壹道還好說:子曰。
  第二道就尼瑪離譜:食不多。
  費如鶴見到題目,頓時抓耳撓腮。
  “子曰”壹題,肯定出自《論語》。可滿篇的“子曰”,讓人根本無從下手,不知道從哪個角度破題才好。
  這胖子想了半天,決定先做第二題。
  略微思索,便文思泉湧,提筆寫下破題:食不可多也,多則必胖!
  破得妙啊,費如鶴已經開始自我陶醉。
  徐穎那邊。
  同樣對“子曰”無從下手,因為《論語》裏遍地都是,仿佛被要求證明“1+1=2”。
  再看“食不多”,徐穎頓時笑了,這道題非常簡單。
  趙瀚的情況剛好相反,看到“子曰”,立即想起蘇軾雄文。
  他讀大學的時候,雖然沒有全文背誦,但還記得開篇幾句,直接搬過來破題:匹夫而為百世師,壹言而為天下法。
  接下來幾句,繼續抄襲蘇軾原文。
  抄著抄著,後面就給忘了,於是搜腸刮肚,東拼西湊往紙上堆字數。
  折騰壹刻鐘,好歹湊齊二百字,再略作壹番修改,便開始謄到答題紙上。
  接下來第二題:食不多。
  趙瀚壹時間記不得原文,但可以進行推理。
  孔子是個吃貨嘛,《論語》裏關於吃的最多,這道題估計也出自《論語》。
  冥思苦想壹陣,終於他娘的想起來,原句應該是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”。
  可以理解為:孔子喜歡吃姜,頓頓不離,但不多吃。
  也可以理解為:姜可以清醒思維,其他食物都撤走了,姜可以留下,但不能多吃。
  朱熹的解釋是:姜通神明,可去穢惡。孔子不多吃,是因為不貪心。
  這是壹道截上下題,破題的時候非常困難,不能提及前後文字眼,又必須把相關內容表達出來。
  趙瀚想了好半天,終於提筆寫道:戒持自省,聖人以修身也。
  破題非常妙,可惜剩下的不好搞,趙瀚胡亂瞎寫壹通,湊齊兩百字就謄抄交卷。
  時間還早,但已有四人交卷。
  趙瀚是第五個,打算放下卷子就走,馮知縣卻把他叫住。
  “縣尊有何見教?”趙瀚拱手問道。
  馮巽捋著胡子說:“妳走什麽?且等著!”
  趙瀚老實站在旁邊,有壹哥們兒正在參加面試。
  馮巽出了壹個上聯,那哥們兒迅速答出,便歡天喜地獲準離開,似乎是被當場錄取了。
  縣試不用糊名,馮巽瞧了壹眼,問道:“費氏哪宗的?”
  “鵝湖。”趙瀚回答。
  “費大昭是妳何人?”馮巽又問。
  趙瀚說道:“我爹。”
  馮巽瞬間和顏悅色起來,笑著說:“令尊大才,想必妳也不差,且待吾壹觀雄文。”
  趙瀚無語,這縣試也太扯了,壹點都不避嫌嗎?
  馮巽掃了壹眼破題,猛地拍案叫絕:“妙哉,妙哉!匹夫而為百世師,壹言而為天下法,真虎父無犬子也!”
  趙瀚傻了,這位知縣老爺,就沒讀過蘇軾的文章嗎?
  咱這篇八股,前六句可是原文照抄蘇軾!
  明末許多士子,別說唐宋散文,就連四書五經都不背,直接題海戰術強記各種範文。
  就連大才子錢謙益,也是在做官多年之後,才開始真正研究古文,並迅速成為文壇新銳領袖。在此之前,他雖然知道唐宋八大家,卻沒有讀過韓愈、柳宗元的散文。
  馮巽再看第二篇,又拍手說:“費氏出了麒麟兒也!”
  然後,馮知縣開始苦惱,案首已經定下,第二名也有人選。趙瀚的八股文再好,也只能列為第三名,真是委屈這位神童了。
  馮巽叮囑道:“回家好生準備府試。”
  趙瀚有些迷糊,我這就被當場錄取了?
  不是說江西科舉很難嗎?老子四書都還沒學完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