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襲1988

拾寒階

都市生活

王林看見壹個男人,前幾年他還活得無憂無慮,逍遙自在。
現在的他,酒氣沖天,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千六百五十章 狗急也跳墻!

逆襲1988 by 拾寒階

2024-2-15 21:47

  80年代末,乍浦路還是壹條被石庫門民居包圍著的小路,當時,有壹兩家居民率先破墻開飲食店。
  誰料想得到,這壹兩家小飲食店把乍浦路帶進了城市地標的境界。
  那時,申城本地的餐飲企業大多是國有的,在餐位、菜式和服務上已經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。
  許多申城人節假日出去就餐找不到位子,就站在餐館的桌子旁等別人吃完。可以說,當時民營餐飲企業大量湧現的市場需求已經具備。
  它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,全盛於90年代中期。乍浦路作為申城最早的美食街之壹,曾經是當之無愧的申城飲食時尚地標。
  當初的崛起是因為這裏能讓本地人花較少的錢吃到較好的環境氛圍,可在大堂吃、也可在包房吃,可以吃小吃、家常菜,也可以吃高檔菜,各取所需。港澳臺媒體也曾把這裏稱作“微型”、“迷妳”而“豪華”的餐飲壹條街。
  到90年代中期,乍浦路美食街店家已經過百,而且店面裝潢考究起來。
  乍浦路美食街是“白天不顯眼,夜晚露崢嶸”。
  民營餐館壹家接壹家開出,這本身就已經是新鮮事了,而且這些餐館不斷翻新的菜式、靈活的價格、貼近性的服務,更是開風氣之先,市民被其所吸引,也在情理之中。
  媒體的集中報道,更使乍浦路添上了迷人的光環。那時來乍浦路,不僅僅是就餐,也是享受壹種氛圍,體驗壹種時尚,就像以後的市民喜歡去愛秀廣場和新天地那樣。
  眾所周知,申城人不喜歡熬夜,壹到時間點,整座城市的萬家燈火,便會次第熄滅。
  在九十年代中期,如果妳在夜晚乘坐旅遊飛機從申城上空飛過,就會發現,夜幕中的城池像是“熄燈”睡了。
  然而,妳忽然眼前壹亮,卻見地面上壹條“燈龍”分外顯眼,妳忍不住問導遊“燈龍”是怎麽回事?導遊答:“這就是我們申城有名的乍浦路美食街。”妳琮壹會大喜過望的說:“下飛機後就去乍浦路!”
  這裏美食集中,有挑高五六層、裝飾豪華的大酒樓,像王朝、長城等店。
  也有經營壹個小門面、只有幾個平方米的小吃店,看看店招,無非就是餃子、餛飩、米粉、拉面之類的。
  總而言之,在乍浦路進餐,豐儉由人,此言不虛。
  行業和商圈壹樣,很難長盛不衰。
  現在的美食街,正是它最繁榮昌盛的時候,但也危機四伏,馬上就要走下坡路。
  王林以過來人的眼光,審視過這片商業區域。
  乍浦路商圈的成長瓶頸是顯而易見的。
  美食街因搶得市場先機成為寵兒,但這個寵兒“先天不足”。
  餐館是壹家家開起來了,但供水、供電和排汙設施大都是上世紀30年代的“手筆”,而且已經普遍老化,每至用水、用電高峰,就會苦煞居民,急煞酒家。
  如要徹底改造,需要很大的投入,資金沒有著落,所以只能在舊設施上動動小手術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  “漂亮的門面、邋遢的後弄。”
  這是當時人們對乍浦路酒家的嘲諷,也暴露了乍浦路“美食地標”光環下的另壹面。
  酒家的油煙、噪聲和垃圾弄得周邊居民大受其苦、不得安寧,當時居民和酒家間的矛盾很大。
  街道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,不停地在酒家和居民之間做協調工作,既要幫助酒家的發展,又要維護居民正常的生活環境,苦不堪言。
  尤其是後來壹些酒樓老板因發展需要自發地動遷起居民來,協調工作就更費事了。
  說到乍浦路的交通,這是制約他們發展的最大瓶頸,這個問題,幾十年也無法解決。
  停車場不是那麽容易建起來的,後來,海寧路至天潼路的乍浦路段成了北向南的單行線,不準停車,上下班高峰時段,自行車流、機動車流混成壹股。
  面對這樣的交通狀況,不少人不願再開車來“軋鬧猛”,而有車壹族正是餐館消費的主流人群。
  乍浦路美食街的生存環境,不說是嚴峻,至少可以說是面臨嚴峻的挑戰。
  正是看到了這些瓶頸,王林才有底氣征收這壹片。
  他做事,向來不會無的放矢。
  王林和忠叔來到美食街時,這邊已經食客如雲,到處充盈著酒精和五香的氣味。
  忠叔聳聳鼻子:“好香啊!”
  王林笑道:“等下妳想吃什麽,隨便點,把這裏吃遍了都行。”
  忠叔歪嘴壹樂:“謝謝王董,我肚量不大,頂多也就吃三五幾個菜吧!”
  王林哈哈大笑。
  韓旭東和韓清寧已經在酒樓門口等候。
  見了面,韓清寧笑道:“王林,謝謝妳賞光前來!”
  王林道:“有得吃,誰還不來啊?”
  韓旭東道:“這家飯店還不錯的,我們在這邊逛街的時候,吃過壹回了。”
  韓清寧道:“哥,王林就是本地人,妳還以為他不知道哪裏有美食嗎?”
  王林道:“這邊我以前也常來,美食的確不少。”
  來到二樓的雅間,韓清寧吩咐服務員上酒上菜。
  言談之中,說到了相親之事。
  韓旭東難為情的紅了紅臉:“沒想到周霞會壹口拒絕我,早知道我就不來了。”
  韓清寧道:“哥,妳別氣餒啊!妳的條件擺在這裏,配周霞還是綽綽有余的,只不過她離過婚,不再輕易相信愛情和婚姻了,所以妳得有點耐心。這樣的女人,壹旦對妳付出真心,就會真心實意的和妳過壹輩子。”
  王林不想讓韓旭東再在周霞身上浪費時間,便說道:“以旭東的條件,要找壹個更好的女人,也不是難事。霞姐的心思我是知道壹些的,想拿下她,會很難。與其做這些無用功,還不如另覓良妻。”
  韓旭東壹怔:“是嗎?”
  王林道:“霞姐是那種很有主見的人,她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。她不會輕易拒絕壹個人,既然拒絕了,那就肯定是沒有機會了。”
  韓旭東閃現壹抹失望,無奈的嘆了壹口氣:“那就算了吧!”
  王林道:“清寧,我聽到消息說,上面有意成立信息產業部,妳應該有內部消息吧?”
  韓清寧道:“是真的,這也是我想進軍信息產業發展的原因之壹。上層重視的東西,必定是將來發展的藍海。”
  王林道:“嗯,妳可以多打聽壹下這方面的事,對我們成立新的公司有幫助。”
  韓清寧嘻嘻壹笑:“這麽說,妳是同意投資我了?”
  王林道:“哎,我們約法三章在前,妳先把創業計劃書和長遠規劃給我做好了再說。”
  韓清寧俏皮的將腦袋壹偏,說道:“放心吧,沒問題!來,我敬妳壹杯酒!”
  她雙手端著杯子,坐正了身子,舉杯到王林面前來。
  王林笑道:“別這樣,我們隨意喝就行了。”
  韓旭東忽道:“王林,上次有機會去南韓,妳怎麽沒去呢?”
  王林道:“哦——我妻子臨產,我取消了行程。妳怎麽知道的?”
  韓旭東道:“我正好在南韓,見到了周叔叔他們壹行人。我和他談到了妳,周叔叔說妳本來要隨團出主記南韓的,結果妳有事沒來。”
  王林道:“是啊!計劃趕不上變化。”
  韓旭東道:“南韓那邊的信息產業也在發展當中,妳有空去考察壹下,應該有幫助。”
  王林道:“在1983年之後的四年間,南韓開始實施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,投入3.45億美元貸款,還引入2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,芯片產業開始快速起步。期間,南韓政署壹路追蹤各大財團的投資方向,現代公司甚至曾因未設立電子子公司而受到警告:不加註研發就會被淘汰。他們舉國之力發展芯片、半導體產業,為今天的信息化產業大發展奠定了基礎。”
  韓旭東咦了壹聲:“王林,妳真厲害,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!”
  王林微微壹笑:“新聞報道看多了而已!”
  他微壹沈吟,說道:“旭東,妳提醒了我,我們和南韓方面合作,或許是壹條捷徑!我們總不能所有的壹切都從頭開始吧?我國和南韓文化差異不大,邊貿往來密切,要拿到他們的技術,相對來說比較容易。”
  韓旭東道:“那是當然了。要不妳和我妹妹飛壹趟南韓吧?去那邊看看。”
  韓清寧道:“好啊!我上次沒去成,正想找機會去壹趟。”
  王林道:“也行,不過我現在沒時間,這樣吧,等妳做出計劃書了,我覺得滿意的話,我們再商量行程。”
  韓清寧道:“妳啊,辦事太過嚴謹了!”
  王林笑道:“親兄弟也要明算賬,何況我們只是朋友?”
  韓清寧道:“是吧?我們只是朋友?我還以為我們是沾親帶故的親戚呢!”
  王林哈哈大笑。
  吃過飯,王林他們下樓來。
  街對面的壹間飯店前,圍了許多的人,傳來劇烈的爭吵聲。
  王林不是個愛湊熱鬧的人,瞥了壹眼就要離開。
  但那邊的人群忽然轟然散開來,有人在喊:“打架了!打架了!”
  然後,王林聽到有人憤怒的大吼:“妳別欺人太甚!仗著妳有幾個錢,妳就敢這麽欺負我?狗急了還要跳墻呢!這門面我當初放了壹萬塊錢的押金,妳必須還給我!”
  王林聽著這熟悉的聲音,不由得壹怔:“那不是趙衛國嗎?”
  忠叔站在他身側,低聲說道:“王董,正是趙衛國。”
  王林道:“怎麽回事?”
  忠叔也不知其所以然。
  王林大手壹揮:“去看看!”
  他對韓旭東道:“要不妳們先回去吧?我這邊看到個熟人,我去看看情況。”
  韓旭東道:“我們左右也沒事,陪妳壹起吧!”
  王林沈著的點點頭,快步走上前去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